- 取得連結
- 以電子郵件傳送
- 其他應用程式

孕婦經常抽筋,那有可能是鈣不足!懷孕期間,鈣的攝取對孩子骨骼的強壯和致密程度有很大的影響。如果孕期鈣攝取不足,媽咪身體裡的骨鈣會被動用。因此缺乏鈣質的話,可能會引起肌肉痙攣、腰腿疼痛、容易半夜抽筋, 嚴重的話也可能會造成骨質軟化等病癥。
孕婦補鈣的重要性
因為胎兒骨骼形成需要的鈣來源於母體,光靠飲食中的鈣是不夠的。如果孕婦缺鈣嚴重,可造成肌肉痙攣,引起小腿抽筋以及手足抽搐,還可導致孕婦骨質疏鬆,引起骨軟化症。因此懷孕媽媽在孕期建議透過鈣片等營養品來補充鈣質。懷孕幾週開始補鈣?
如果孕婦懷孕前就有喝牛奶、吃小魚乾或是豆腐等豐富鈣質食物來補鈣是最好的。若想要直接補充鈣片,備孕期所需的鈣800毫克,準媽媽補鈣最遲懷孕20週要吃,因為這個階段是胎兒骨骼形成,發育最旺盛的時期。孕期正確補鈣6大觀念
一、少量多次補鈣
二、睡前是補鈣最佳時間
鈣容易與草酸、植酸等結合,影響鈣的吸收,因此補鈣最佳時間應是在睡覺前、兩餐之間。注意要距離睡覺有一段的時間,最好是晚飯後休息半小時即可,因為血鈣濃度在後半夜和早晨最低,最適合補鈣。
三、鈣+鎂+維他命D,補鈣效果更好
- 維他命D:
- 鎂:
能提升鈣與維生素D的利用,也能幫助孕婦在夜晚間放鬆肌肉,改善睡眠品質。
四、鈣不是補越多越好
孕媽咪過度補鈣,會使鈣質沉澱在胎盤血管壁中,引起胎盤老化、鈣化,分泌的羊水減少,胎寶寶頭顱過硬。這樣一來,寶寶無法得到母體提供的充分營養和氧氣,過硬的頭顱也會也會使産程延長,寶寶健康受到威脅。因此補鈣要科學且適量,千萬不要盲目過於補鈣。
深入了解: 孕哺媽媽缺鐵機率高?補鐵原則有哪些!
五、補充高鈣食物
- 五穀類:麥片、加鈣米、小麥胚芽、燕麥片
- 乳品類:鮮奶、無糖優酪乳、脫脂奶粉
- 魚貝類、肉類:櫻花蝦、小魚干、蝦皮、豬肉
- 蔬果類:紅鳳菜、紅莧菜、芥藍菜、桑葚
- 蛋豆類:雞蛋、豆干、傳統豆腐、帶莢毛豆
- 堅果種子類:黑芝麻、山粉圓、愛玉子、無花果
六、避免高鈣和高鐵一起補充
鐵質和鈣質要分開食用,兩者會在體內會互相競爭吸收,會降低「鈣質」的吸收率,選用高鈣高鐵牛奶需特別注意。
預防、舒緩懷孕抽筋七種方法
- 多走動:時常活動、走動可以預防抽筋,不妨試試看從飯後散步開始培養運動的習慣吧!
- 多喝水:補充水分也有助於肌肉預防抽筋呦!
- 注意腿部保暖:溫度變化容易造成抽筋,晚上睡覺可以穿雙襪子保暖雙腳。
- 抬高雙腳: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改善抽筋狀況。
- 泡熱水:泡熱水可以促進腿部的循環,洗澡完泡泡腳也能更好睡喔~
- 補充鈣、鎂:鈣、鎂對放鬆神經肌肉都有幫助,可以多吃含鈣鎂的食物,或是選擇鈣鎂鋅錠補充。
若已經遇到抽筋的孕婦該怎麼辦?教大家睡到一半,簡單舒緩懷孕抽筋的三步驟,孕媽咪們可以點開影片跟著一起練習唷!
參考資料
延伸閱讀
留言